新闻动态

专题专栏

林鸣

这个时代的中国工程师是幸福的
日期:2022-07-13  来源:学者声音  阅读:22359

      林鸣

      1957年10月出生,江苏兴化人。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,主持创造的项目多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。担任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、总工程师,主建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被《工程新闻记录》(ENR)评为“全球最佳桥隧项目”。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2014年度“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”获得者,2016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。

师傅影响学会做人做事

经受历练创造人生辉煌

      林鸣出生在江苏小城兴化,曾在家乡当过3年农民,4年工人。在那段经历中,最难忘的是师傅对他的影响。1974年高中毕业后,他到工厂当学徒,先学钳工。林鸣说,“我跟的那个沈师傅很厉害,成天没有笑容,很严肃,用现在的话说‘气场很足’。我每天给他打水、扫地、泡茶,他半年啥也不教我。当时叫我去拧个螺丝都觉得幸福的。”

      林鸣认为,那种经历对他的影响很大,这是师傅在教他怎么做人,教的是一种韧性。做什么事情,哪怕条件再“苛刻”,首先要耐得住。“我拿着锉刀或者锯条,练习锉、锯、凿、刨等基本功,后来还干过铆工、电焊工、起重工。现在,工人们很惊讶我的动手能力,这就得益于我的这段学徒经历。”

      1977年,林鸣在兴化化肥厂上班,当时厂里要上一个新项目,派他到西安交通大学参加为期半年的制氧核心技术培训。培训结束后,学校组织学员返程前游北京,他就是从天安门广场的大喇叭里听到恢复高考消息的,当时他高兴得几宿睡不着觉。

      “那时虽然想考大学,但还是将工作放在第一位,回到厂里,想着怎样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工作中。”林鸣说,高考复习都是利用晚上时间,或者把书揣兜里工作完了就看。

      复习半年之后,林鸣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,并以当年较高的350多分的成绩,考入了交通部下属的南京航务工程专科学校,从此步入了为之奋斗大半生的交通建设领域。

      1981年,林鸣毕业后来到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局(简称二航局)。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,国内港航工程建设疲软,地处内陆的二航局举步维艰。时任交通部副部长的黄镇东指出,交通施工企业必须在大型桥梁建设领域有所建树,才能在今后快速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站稳脚跟。

      之后不久,真正意义上的由交通人自己承建的第一座跨江公路桥——湖北黄石大桥动工兴建,第一、二公路工程局及二航局都参与了此桥的建设。而当时的林鸣作为局组织部副部长,与黄石大桥建设擦肩而过,这也成为了林鸣的一大遗憾。

      上世纪90年代初,二航局在严酷的水工市场竞争中不得不“弃水登陆”。二航局以工程分包商的身份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——珠海经济特区,参与珠海大桥的建设,林鸣担任项目经理。这也成了他的职业生涯里第一次负责的建桥工程。

     “当时那个紧张啊!”林鸣说。为了完成现在看来完全是“小儿科”的水下2.2米桩基,局长领着全局10位教授级高工到现场开了三四次会议研究……在一边摸索一边学习中,林鸣团队完成了这座珠海人民至今仍引以为傲的、连接珠海西部的重要控制性工程,创造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辉煌。

      珠海大桥首战告捷,让二航局在珠海迅速赢得了声誉。1992年年底,珠海淇澳大桥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时,在政府有关方面的支持下,二航局变成了总承包联合体牵头人,并一举中标。林鸣作为项目总经理信心满满。

      但淇澳大桥工程非常不顺利。由于受当时对跨海大桥施工经验缺乏、技术装备落后、工期延长、资金短缺等因素影响,工程持续了8年时间。作为这个项目的第一任总经理,准备不充分、没有开好头,让林鸣一直都感到内疚。

      知耻后勇,卧薪尝胆。20年后在同一地点,林鸣实现了他人生中最大的辉煌。

建一座大桥 上“一所大学”

在实践创新中展露才华

     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,民营资本介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此起彼伏。被称为首例民营资本BOT项目的泉州刺桐大桥开工兴建,林鸣担任施工方领导小组组长指导二航局四公司承建。这个项目让他信心十足,带领员工仅用了16个月就完成了大桥主体施工,让二航局上下对这位年轻的项目经理刮目相看。

      之后,林鸣在担任武汉三桥项目经理期间展露才华。那是他第一次在跨越长江的大型桥梁工程里担任负责人,面对跨度600米的斜拉桥项目,他认认真真,谨小慎微。

      在遇到了诸多闻所未闻的技术难题时,林鸣对自己的团队说:“我们要以此为起点,走到长江下游去,拓展更大的市场、承揽更大的工程!”他带着团队骨干驱车东进到江苏考察学习,车过江苏界时,他感到车子立马变得平稳、舒适,这对林鸣的触动很大:为什么人家的路面、桥头不跳车?人家的施工理念先进在哪里?

      参观江阴大桥,林鸣带着大家从模板开始,一直看到桥面现浇防护墙,他仔细地问,认真地学。在江苏的学习直接影响到后来他在润扬大桥的工程实践。

      “我职业生涯中负责的第一座大桥是珠海大桥。但我觉得真正对我影响大的是参与润扬大桥的建设。”林鸣说,润扬大桥是个深基坑工程,最深的地方达到50米,基坑外面就是滚滚长江水,施工条件非常恶劣,工人们都需要到50米以下的基坑中工作。在施工过程中,林鸣和工人都是战战兢兢的,为了项目工程能够顺利完成,他就拿了个小板凳端坐在深基坑底,用响亮的声音对大家说:“坑里安全,是经过专家反复论证过的,我下来陪着你们一起施工。”

      也就是在润扬大桥北塔施工中,林鸣和他的团队真正成熟了起来。回想起那160米高的主塔爬模施工,林鸣说,当时最头疼的是找不到高空作业的工人。因为北方的水工施工人员很少在这样的高空作业,不要说干活,就是站上去头都晕。他们主动向德国人请教,花费700万元,创新性地采用液压模板获得了成功,时任交通部部长黄镇东得知后非常高兴。这标志着中国的桥梁建造技术上了新的台阶。

      “现在想来,润扬大桥就是一所大学,我们都是它的学生,它为我们国家培养了桥梁建设工程的一代人。”林鸣感叹,后来这代人参与了苏通桥、南京三桥等很多中国桥梁建设。“要感谢黄(镇东)部长,从江阴大桥开始,黄部长就要求锻炼中交自己的队伍,提高交通建设主力军的市场竞争力。今天看来,英明决策啊!”林鸣说。

      进入新世纪,林鸣应邀担任南京三桥的副总指挥、工程总监、总工程师。角色的转换,使林鸣对桥梁施工管理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,他的工程把控能力进一步加强,为其日后指挥超级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。

      2005年,他担任中国路桥集团总工程师,同期开始了港珠澳大桥的前期筹备工作。2011年,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开工,历经7年苦战,林鸣率领4000多中交建设者施展本领,倾心报国,成就伟业。他本人获得了“2014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”称号、全国劳动模范等殊荣。如今,林鸣率领团队打造的港珠澳大桥,无疑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桥梁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。

倾注10年岁月全部心血

打造全球瞩目世纪工程

      时钟拨回到2018年10月23日,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全线贯通。全程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,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,也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,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,被英国《卫报》誉为“新世界七大奇迹”。从前期筹备到建成,筑成这座伟大的桥,依靠每一个建设者的坚守,每一次与家人的分离,每一次团队的合作。

      作为这样一项世纪工程的岛隧总工程师林鸣,在过去的10年里,把全部心血都投注在了这座桥上。当“一桥飞架南北,天堑变通途”终于成为现实,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建设者们艰苦卓绝的探索,也是中国作为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实现的一次伟大的飞跃。

      港珠澳大桥工程的一大难点是外海沉管隧道。林鸣介绍,在全世界,这种类型的沉管隧道建造历史为100多年,全球数量总共不到200个。在港珠澳大桥之前,全中国的沉管隧道工程加起来不到4公里,而且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外海环境下建沉管隧道。

      起初林鸣他们找了荷兰的一家世界上最好的公司谈合作,对方开出1.5亿欧元的天价,当时差不多约合15亿人民币,远远高出预算,合作难以谈成。最后一次谈判时,林鸣让谈判员和对方说:“你给他们说一个价,三亿人民币。三个亿,一个框架,能不能提供给我们最重要的、风险最大的这部分的支持。”结果荷兰人说:“我给你们唱首祈祷歌!”

      林鸣他们被“逼”走上了自主攻关之路,亲自面对深埋沉管的难题。林鸣没有绕开,他坚信,只有走自我研发之路,才能掌握核心技术,攻克这一世界级难题。

      33节钢筋混凝土管(每节重达8万吨,长达180米,宽约38米,高11.4米),要在伶仃洋水下50米深处安装成长达6.7公里的海底通道。这一项施工的技术难度,堪比“海底穿针”。林鸣给33节沉管标上了序号。从E1到E33,每一节都有自己的故事。在林鸣眼里,33节沉管就像他的孩子。

      E1,也就是第一节沉管安装的时候,媒体给它取了很浪漫的名字叫“深海初吻”。但过程一点都不浪漫,第一次做免不了差错和返工,反复折腾。“第一节比较费劲,没有经验。第一次做,我就像新手上路一样,开一个很大的车,然后没有培训的司机,也没有教练坐你边上。这个做了96个小时。”

      在海上连续奋战了整整96个小时,林鸣和团队5天4夜没合眼休息。终于,海底隧道的第一节沉管成功安装——填补了中国外海沉管隧道技术的空白。

      建设港珠澳大桥期间,中国工程师们发明了1000多项专利技术,将国外同行们眼中的不可能变为可能。

      2013年年底,身体一向硬朗的林鸣病倒了。在第八个“孩子”E8沉管安装的关键时刻,林鸣因过度劳累鼻腔大量喷血,四天内进行了两次全麻手术。“工程建设就像走钢丝,每一步都是第一步。”术后没几天林鸣又回到安装船上指挥作战,医生只好跟着上船。

      2017年5月2日晚,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顺利合龙,大家都准备庆功。偏差测量结果16公分,大多数人认为这个偏差于水密工程而言算成功了。但林鸣不答应。

      “如果不调整的话,会是自己职业生涯和人生里,一个永远的偏差。”林鸣坚持返工重来,甚至“抓”回已预备搭飞机回家的外方工程师。经过42小时的重新精调,偏差从16公分降到了不到2.5毫米……被同事们称为“拼命三郎”的林鸣,就是如此追求“超级工程”的完美。

让员工与工程一道成长

精心培育更多大国工匠

      有人问林鸣:知道“偏差从16公分降到了不到2.5毫米”调整成功的那一刻激不激动?他回答:“其实我这一辈子,工程的成和败没有让我有激动的感觉,唯有团队和工人那种坚守、付出和奉献,能够让我感动。”

      “让员工与工程一道成长,培养更多能担重任的工匠”。一直是林鸣多年不变的愿望和追求。因此,每一个节假日,林鸣必定陪伴在坚守岗位的工友身边。

      这种“在一起”不只是陪伴,更是用心给对方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。看到一线员工无暇理发,林鸣就安排理发师定期提供“上门服务”。开往岛上工区的工程船舶不仅装载着工程材料,更常有几大包新鲜的水果,这是林鸣个人送给工友的小礼物。

      这种“在一起”不仅是生活层面的关心、爱护,更是工作上的充分尊重、理解以及激励和培养。林鸣说,项目建设终有时限,希望建设者用前沿的知识和技能建造起一艘“大船”,与伟大的工程一道成长,不仅驶向自己人生的下一个发展高地,更能拉动行业乃至国家工程建设的技术进步。

      在项目部的会议室里,有一面“一线员工笑脸墙”。“这面笑脸墙是一种精神支撑,还能让我们牢记责任”。林鸣说,我们每天都会在这间会议室召开技术研讨会。不论是领导还是技术骨干,我希望所有人员都记得,全体一线建设者正在我们的身后,与我们一同努力。

      在施工现场,林鸣很喜欢拍照片,许多工人都成了他镜头里的主角。林鸣告诉记者,这些照片是用来做资料的。“我们的工程都是工人们一点一点完成的。这些努力一般不会有人特别注意到,但我们一定要记录下来,同时也让工人们感受到这个单位、这个社会对他们的尊重。”

      曾经有位领导和林鸣说过:当你重视工人的时候,他们就会受到鼓舞,干活的时候就会更加干劲十足。“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。有尊严的工人,才能有尊严地活着,才能干好工程。当他们感觉到这种尊重和敬意时,就一定会成为更好的工匠。”

      在林鸣的带领下,港珠澳大桥岛隧建设队伍攻破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级的工程难题。自项目开工以来,这支队伍中的16个集体、9名个人获得国家级荣誉,1名一线技术工人被誉为“大国工匠”。

      “港珠澳大桥是一个全球瞩目的超级工程,是展示中国国家实力的超级舞台。”林鸣表示,作为一名国家培养的建设者,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我建设生涯的一个高峰,也可能是我的收官之作,但对中国的工程建设来说,只是一个新的起点。真心希望港珠澳三地人民对这座大桥,特别是我们的岛隧工程能感到满意。

      回顾自己走过的路,林鸣对知识积累、经验积累、实践积累的感悟尤甚。他认为,中国由桥梁弱国变为桥梁大国,进而成为世界桥梁强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是中国工程界几代人努力的成果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桥梁建设从内陆走向沿海,从江河走向海洋,每一座大桥都是一座技术积累的里程碑,是一座座大桥,一滴滴经验、教训之水汇集成了我国40年桥梁成就的浩瀚海洋。

      在中央电视台《朗读者》的舞台上,林鸣朗读了汪国真的《我喜欢出发》:“人能走多远?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;人能攀多高?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。”林鸣说:我觉得“我喜欢出发”特别能够表达我的一个状态,人生不能总停在这个地方,要不断地去探求新的东西。

 

来源:中国科协

版权所有 © 2014 beat·365(中国·体育)-官方网站 沪交ICP备05053   流量统计